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教研动态 > 教研科组 > 历史组

第十一周跟岗学习

作者 :编辑 :海口天涯工作室来源 :本站发布时间 :2019年06月27日

六月是鲜花依然烂漫、绿叶正值葱郁的季节,六月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盛夏季节,带着夏日的盛情,我们开始了第十一周的跟岗学习。

参与活动  开阔视野

 时光如梭,转眼已是六月中旬,离中考渐近,六月的天,大地似乎甩掉了累赘,脱掉了厚重,焕发着青春和活力,张扬着奔放,呈现着多彩缤纷。在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季节,海南省农垦中学又有一批学子即将扬帆起航,追逐梦想,向着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学校进发。他们就是2019届初三学子,他们怀揣梦想,但也不忘师恩,于2019617日清晨七点整,在学校运动场举行隆重的毕业感恩仪式。向母校 老师们表达深切的感恩之情,全校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衷心祝福2019届的初三学子们!

此次活动在学校领导、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在初三年级组的精心策划、初三各位班主任的全程组织配合下,顺利开展。牛业勋校长、程洪远副校长、刘显兵副校长等学校领导早早到场;初三年级 全体 老师也盛装列队;初三年级的家长们应邀来到仪式现场。

同学们向学校领导 和初三 老师献花。把花一样的美好祝福,献给尊敬的校领导和可爱可亲的老师们!

牛业勋校长代表学校接受赠礼。

牛业勋校长给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送上美好的祝愿和衷心的感谢。他说,今天初三年级感恩仪式简朴而隆重。感恩仪式是我们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传统方式。同学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热爱,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说明我们的同学们学会感恩、学会成长。三年的垦中生活,我们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垦中,也为我们初三年级的全体同学们,以及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感到无比骄傲。垦中今天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支持、理解。中考将至,我希望同学们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加倍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校之恩、父母之恩。祝愿同学们都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实现自己人生的重要梦想。

 四位同学领唱,全体初三同学合唱歌曲《相信梦想》

  薪火相传,是垦中优秀的文化传统。代表垦中梦的鲜红战旗在初三各班传递。

  星期一下午第三节是全校性的班会课。我参加了初一(6)班的班会。首先由欧大成年级长总结上一周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情况。

接下来,由班主任主持《坚持成就梦想》主题班会。 老师从各个方面讲述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同学们继续前行吧。班主 任江 老师的话语深深地激励着同学们,大家纷纷表示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坚强、有恒心、能坚持的人。

课堂观摩    获取真经

观摩课堂教学让我收获满满。我又来到初一(9)班听了 冯晓丽 老师的一节历史文化课�D�D2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前, 老师对教材做了具体分析,明确了教材内容、地位、作用;对学情了如指掌;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整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课学习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以昆曲和京剧为代表的戏剧表演的繁荣发展。这些文学艺术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 老师以精美、丰富的课件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掌握了《红楼梦》的成书过程、艺术特征、艺术成就;在昆曲与京剧艺术一目的教学中,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逐步掌握了昆曲的形成和发展、昆曲的艺术特点、负有盛名的昆曲戏剧家及代表作京剧的产生、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名旦、脸谱的含义等明清前期的文 学艺术。 老师对重点内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的突破方法:课前让学生阅读《红楼梦》 ,课上让学生自己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谈论分析;对难点理解文化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物的突破方法:通过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将影视音像资料、图文资料和学生已有认知巧妙结合,设计京剧艺术知多少小活动,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习热情,突破难点。

这一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人印象深刻,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善于思考、提问,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观摩了这一课,又有许多新的收获。

  同学们兴致高涨,专心听讲,用心记录,积极抢答,课堂活动气氛活跃,效果非常好。 坐姿 端正,全神贯注。  

师江 老师为初一(8)班的同学讲解如何审题、答题,我又有幸观摩学习。 老师详尽到位地讲解审题、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分值比例较大的选择题。

一、注意审题: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所谓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所谓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千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二、注意答题:

解答历史选择题要有扎实的历史基础。什么是历史基础?就是课文的基础知识,掌握每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事件史实,影响评价等。基础牢固就等于鱼儿有了水,机器上了润滑油,答题时拨开云雾,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对历史事件一知半解,一穷二白,在答题时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从落手。

通过江 老师如此详细的解析,同学们的解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观摩了 老师的课,让我大开眼界,教学思路开阔了,收获颇丰,我将学以致用,实践到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在初一(5)班为同学们讲解解题方法,主要是针对材料分析题。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当然不会错过观摩。

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必考题型,所占分值较大,可以说无题不材料。许多同学在解答此类题时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难以考出好成绩,这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的难题。为此, 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为同学们仔细解析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方法。

6 21 ,我又有机会在初二(5)班观摩了洪艳宁老师的新课教学:第19 社会生活的变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社会生活的变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拼搏,是老一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也正在经历、感受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学习起来会有较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的教学自始至终贯着字,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通过观摩本课教学,启发很大,从吃透教材、研究学情、设计思路、核心素养等方面受益匪浅。

课堂磨练   快速成长

 本 周在江 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的反复磨练,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和完善,是实实在在的满满的收获,让我成长许多。

在初一(1)班的教学中,我立意明确,思路清晰,以丰富的史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做到了论从史出,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拓展思维的能力。课后,在 老师的帮助下找出不足之处,改进了教学方法和完善了教学内容。在初一(4)班的课堂教学中,我总结了经验,调整了教学思路,加强了教学活动,注意点燃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引导探究问题,突破难点,精讲多练,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更佳了。课 后江 老师及时点评,肯定进步之处,并指出需改进、提升之处。我将不断反思总结,不断磨练,相信会越来越好。总结上一节的不足,做了适当的调整,注重史料的研读,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本周的培训:在活动中收获,在学习中进步,在磨练中成长,争取全面发展,学以致用,服务教学。

 

 


责任编辑:05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