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转型,落实核心素养--海南省农垦中学开放周高中语文组关于“整本书阅读”同课异构及研讨
聚焦课堂转型,落实核心素养――海南省农垦中学开放周高中语文组关于“整本书阅读”同课异构及研讨
花开有时尽,学问无终期。12月,海南迎来了“初冬”,海南省农垦中学也迎来了2019年“筑梦杯”教学开放周,我们有幸邀请了到了兄弟学校海南省国兴中学的同仁们和我们进行同课异构,参与此次听课的还有来自海师附中和海口四中的老师们。
牛业勋校长和国兴中学钟建敏主任参与听课指导
程洪远副校长参与听课
一、首先执教的是农垦中学高二年级
1.导入(过程回顾,既“往”开“来”)。
在此环节,
经过师生相互切磋,学生做的整本书阅读设计。
2.研读文本 ,认识群像。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本书要以“暴风骤雨”为书名。
3.研读文本,解读群像――立体解读《暴风骤雨》中农民群像。
在这个过程中,
4. 感悟形象,升华自我。
在这个过
接着
二、接着执教的是国兴中学
然后以三个活动贯穿整个课堂:然后以三个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活动一:请你为小说的农民英雄赵玉林或郭全海写一段个人简介(小传)两百字左右。
活动二:分析普通农民的心理。 在《暴风骤雨》中“谣言”多次出现。请根据谣言的内容,影响分析小说中普通农民的心理。
活动三:总结经验。根据小说的内容,结合前面的两个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中国土地革命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三、由
首先由国兴中学
其次的发言的是农垦中学的
她认为
接着发言的是我校教学名师霍杨柳主任。
她认为,阅读是趋势。并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学生要变聪明,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来号召教师深入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她看来,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首先要有“术”,即方法的指导,两位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都有涉及。
然后发言的是国兴中学的钟建敏主任。
钟主任认为我校这次以“聚焦课堂转变、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特别好。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四个问题的思考,即课时的思考、课型的思考、教学方法的思考、新课标的理解与思考。他详细的了解了两位老师课下对于《暴风骤雨》的课时安排。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提醒我们两位授课老师,除了范读还要做到范读和精读相结合。在对新课标的理解中,他特意提醒我们在座的教师要注意学生阅读体验的构建。两位老师缺少对文本的分析的同时又缺少让学生去构建体验的过程。
在此,我校学科组长
然后发言的是国兴中学的
接着参与评课的是来自海口市第四中学的老师。她认为
我校
最后,由我校牛业勋校长做指导发言。他提出,如何把“聚焦课堂转型、落实核心素养”做实,需要我们一节课一节课的打磨探究,继而使得语文理念落实生根。在他从教的三十一年中,他认为他所经历的此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整本书阅读没有教过,任务群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是不管课改怎么改,新名词怎么花样百出,语文固有的东西不会变。“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在变,淘汰的是技术、留下的是思考。”这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人的定力与思考。
就整本书阅读而言,他认为,作为老师不能让学生随性的去读,学生读的有效果,就得需要学生有效指导。我们需要思考一节课怎样给学生做示范,使得学生课外也会读。段老师的课切入太大,缺少回扣文本,没有后续的跟进,就会流于形式;李老师在给人物立传的过程中也是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悟。至于李老师发问的考试怎么考,他认为阅读面宽了,刷题少了,成绩就会差,这两者应该没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只需要做语文人该做的事。面对新高考,我们还有很多挑战,希望我们同行在教研方面多多探讨。
李来保组长根据他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在整本书阅读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他提出在整本书阅读中可以尝试的“三种层次”、“四种课型”、“五个方法”、以及需要防止的“六种偏差”。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李来保组长只能以《呐喊》为范例,粗略地跟我们分享了一下他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
下午在理科多媒体教室开展了“方仁艳中学语文工作室活动”。
首先由文昌中学的
接着景山学校的
李瑞玲副主任本次的课题是《<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之微写作》,但是由于李主任身体不适,声音沙哑,提前将课程设计流程跟课代表沟通了,决定本节展示课由课代表作为“小老师”主持。
课堂展示结束后,由各观察小组各派一名发言人从不同的测量纬度发表对本堂课的观察评价。
牛业勋校长对此次工作室的活动给予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实打实的语文教研活动,希望这类活动能多进校园,同我校教师多交流互通。
最后由华中师范大学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广泛开展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素质提高较为明显,有利于创新能力的考察和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观念。
本次开放周语文组的活动,为听课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式,为我校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